人性似乎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就如同Maslow需求理論無法解釋人類追求各種層次時,有人可以跳過生理層次,進而追求理想實現。近日以來,逐漸發現人性似乎是偏向好逸惡勞的,這應該是一種個性的展現,也有可能是民族性使然,但最令人感到不解的事,我們似乎都有著看著悲劇發生而感到愉快的心理狀態,不喜歡看到別人成功,無法忍受別人享受比自己更多的利益。不可否認在內心深處我也有著這種心態,只是另一個我是希望自己是合群和無私的,故能以社會所要求的價值來行事,但在拉鋸的過程中亦會有失控想要報復別人的感覺,我想每個人都有其道德的底限,若被人踐踏時,該捍衛自己的尊嚴時,是不會顧及道德和寬恕的,在乎的只是自我實現的假象,能忍住逞一時之快的衝動的人,可以稱的上是聖人吧!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梵谷名畫-我的房間吧?

當中的一句話很能發人省思,及林肯在位時雖然飽受批評,但他說:「如果我閱讀,更不要說回答,所有對我的批評,我那天就不必辦公了。我只能盡力而為,死而後已。如果最後證明我對,所有的批評都無任何意義。如果最後證明我錯,十位天使發誓保我,也無法改變結果。」這句話令近期沮喪得我充滿了不少力量,我很清楚人們在受到指責時會不自覺的責怪別人,我也知道自己有著自大、無知和歸罪別人的毛病。因此,改正自己的做為以正名譽成了近期的目標,而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愈努力的目標。但如同此一社論所說,在飽受批評時,為何我的言論不能激發起同職人事的反省,為何我在落入自我偏見和視欲限制時無法有人給我適時的提點,教育果真如一灘死水,教師若不能與時俱進,研習若只是大家花三小討論各議題,每天改作業出考卷,管理服裝儀容,注意環境整潔、禮貌這些應該自我要求的知微末節,那麼我給自己求進步的力量可以不斷的以平方增大了~~~~~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巴黎聖母院

手段和目的的錯置有時會讓我們對於自己的夢想感到迷惘、困惑,現今書店有許多利用時間和教人讀書的書籍,無非都是達成夢想的人想要和人們分享他們的手段。近日看了一本學習的書,由洪蘭所翻譯、遠流出版,書名為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本書的作者提供了一種自學方式,認為學校不是教育的為一途徑,重點是你如何看到教育這件事情,你的所作所為就是你對自己的教育,不要因為環境的因素阻礙你教育自己的腳步。不禁讓我想起近日在學業上我們往往會不自覺的耽擱了學校所安排的功課,然後在對自己進行別的教育時產生一種莫名的罪惡感,但現今所讀到的內容又往往在日後出現時才驚覺當時所讀得不夠深入。因此,對於學習這件事我們是必須要有手段的,如何有系統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才能游刃有餘的面對一個一個出現的挑戰是人生永不停止的課題。或許,當我們把所有的目的拋開,藉由鍛鍊手段的過程,享受自己成長的喜悅!也是人生的一種方式,但這麼一來是否又過於功利了呢?我的見解若手段能獲致成長,成長獲得喜悅,那不妨把這個收獲當成目的吧!畢竟生活就是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人一生通常花費最多時間的,除了睡覺,應該就是工作了,所以如何讓自己樂在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吧!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蘇西的世界,會想要看這部片是因為看到簡介,發現其內容大致上是一位小女孩遭到鄰居的謀殺死去,但在體諒和感悟的過程中原諒了鄰居,也讓自己得到了解脫。限在回想起來這段簡介也不知道是在哪裡看到了,因為影片所拍攝的故事和我看到的簡介還蠻不相同的。這部電影給我的想法是:我們死後會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而在我們準備好放下前世的因果和牽絆之前,我們是能夠讓在乎的人有所感覺得。這讓人感到死亡並不是那麼的可怕,死後的世界似乎也如現今世界一般存在著人所建立的邏輯哲思。但這部片我是不太贊成讓小學生看的,國中生或許比較適合,整體而言,我還是感覺不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感覺是什麼,因為對蘇西的吶喊來說,對於前生最在意的事情或許是那位她喜歡的男孩吧!但我比較喜歡解讀成蘇西對於生命的不捨是無法經驗此生將要展開的生命,就這麼毀在一位陌生人的手裡了!另外對於蘇西的父母,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角色是他的父親,因為他對蘇西的關懷和啟發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至於蘇西的母親讓我想到「真愛旅程」的April,對於生活有著崇高的理想卻無法面對現實的壓迫,但喪女之痛也足以讓其痛苦一生的!這樣看來這或許比較偏向悲觀的影片而不是呈現一種生命解脫的故事吧!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一間二手書店.JPG

每次看李偉文的專欄感受他對自然的看法和教育的主張都感覺心有戚戚焉,本期李偉文指出在近期許多藝術作品在台灣展出時,我們往往會讓學生前往一觀大師的作品,希望學生們可以感受大師筆觸下的震撼,那種以藝術所要表達熱愛生命的態度。但李偉文引述梵谷的話:「人應該去聆聽自然的語言,而不是畫家的語言,對真實事物本身的感受要比對畫作的感受要多得多了。」這句話表達得真好!在教育現場我們有太多生命經驗是無法緊緊透過講述和觀賞來進行教授的,生命經驗是必須用行動來實踐才能有所收穫的感悟,是故服務學習才會在當代成為一種顯學。現在的學生感悟力和同理心卻實有所不足,雖然學習能力加快,解讀事物的能力增強,但在感性那一塊卻很少得到刺激和啟發,這應該是電腦和網路世界所造成的因素吧!在看了許多李偉文所寫的專欄對於其教育思想,個人是極為讚同,期望他可以提供更多台灣教育所能呈現的不同面貌。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學生時我們會因為教師呈現課程的方式而喜歡或討厭課程,當然還也會受到教師人格特質的影響。由於自己學習習慣的影響,我無法強迫學生去聽一個不之所云的課程,枯燥乏味的呈現方式,很難讓我去強迫學生一定要坐在那邊乖乖的聆聽。但相對來說,我自己在上課時也會努力的課程所呈現的知識是多元且可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在教育上我ㄧ向不是主張教學趣味化,因為我們不是討好學生的服務人員,我們在課堂上的權威和受到的尊重來自於我們所傳授的知識,雖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但只要是分配給我的課,我們就必須有自覺的掌握一堂課,即使我們對所教授的知識一知半解,也必須有能力轉化為值得教授的知識呈現在課堂上,因為我們不但是領有薪水的僱員也是有專業且應該和知識份子扯的上邊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對我的工作我必須有自信且有掌控能力,而不是把責任歸咎於學生、家長、甚至是以前的教師,即使他們有相對責任,但只要學生在我的課堂,我就必須給與這堂課所應該有的價值,不然,另謀高就或卸甲歸田都是解脫的良方。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承認我有偏見,但請在尊重的立場下告知我,不需要玩弄你的職位和地位,因為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們不是個顯著的科層組織,你也是從教師慢慢轉換到這個職業的。所以,請不要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另外,教育需要以身作則,我們做薰陶的志業,而不是做諜對諜的情報攻防,每個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就如同每個人的能力也是有缺陷一般,請再檢討我的時候,也檢討一下自己,這樣對大家都好,不然,等我換了位子,我們再來一起換一個腦袋,我會讓你們知道,忍辱才能負重,最後,期許自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只知道抱怨,我知道我的缺點是喜歡抱怨,但我也知道我的優點是知道我正在抱怨,所以,我會找出解決的方法,而不是硬碰硬的一直吃虧。

記住當下失敗的感覺,才能儲備成功的動力。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回去娘家,和大哥及小弟玩了戰神3,又和大哥的小孩玩了一會兒。小孩子真的是很可愛,純真和直率的心和長大後的我們都不一樣。隨著年紀的增長,往往我們的想法和能力都被自己必須社會化的過程給低估了,因此,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朝著目標勇往直前,相信堅持一定會有後果的人。呼~希望這一週會是充實又美好的一週囉~~又一週過了~時間真是快,但九把刀說得很好,也寫得很棒,慢慢來的確會比較快。DSCF0536.jpg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偏見往往會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使問題的焦點模糊,或是讓該做的事情事倍功半。今天我就深受偏見的害,讓人哭笑不得,但偏見可以提供一種徵兆,除了讓我們發現自己的執著外,更可以探究事情為何會如此。

意念和偏見似乎類似,小小的意念會演變成念茲在茲的心願,如同偏見一般一旦擁有就只有越來越大,除非自己省悟或改變習慣,不然似乎注定了一種走向。但奇怪的是辛苦的意念不太容易執執行,反倒是玩樂的意念比較容易想望!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閱讀與馬克思主義者相關的一些思想,感覺昔日巨擘真的是博大精深,且學有專精的科目也不只一科,真是令人敬佩。有時不經懷疑一日24小時的時間,像達文西、馬克斯等這些精通客領域的人是如何辦到的。或許現在的教育真的是太早把我們分化了。
  以前聽課時常聽到教師對馬克斯所提出的社會有仰慕之情,現今自己接觸了,也覺得馬克斯真的是具有關懷社會的人道主義學者,雖然目前所學不多,但近日在學習其相關理論的過程中對於其見解的收穫,也讓自己增廣見聞不少呢~!!

ajerry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